核雕大师 都传恭 官方网站

+收藏:http://duchuango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访潍坊核雕传人都传恭
2013-01-05    浏览(1794)    作者:都传恭    来源:核雕大师 都传恭 官方网站

如今,谈到潍坊核调,就不能不说都传恭。因为都传恭是潍坊核雕祖师都兰桂的孙子、徒弟。

2008年5月的一天,记者慕名来到了潍城区于河街道都家村,拜访了67岁的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都传恭先生。

一、令人称绝的核雕
5月20日上午10点,记者走进了潍城区于河街道都家村。都传恭就住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

由于提前通了电话,都传恭老早就等在了大门外。从大门看,都传恭的房子和其他村民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可进到里面就不一样了,房子有堂屋和南屋,堂屋是生活区,南屋是都传恭的雕刻工作室。工作室里是核雕的世界:“百万雄师过长江”、“苏子游赤壁”、“乾隆下江南”、“十八罗汉”“梁山一百单八将等”---每一件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核雕精品中,赫然摆放着两枚“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核雕。记者通过放大镜看到,在一枚拇指大小的桃核上,竟密密麻麻得雕刻了54个梁山好汉,54个好汉姿势不一,神态各异,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每个人物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说,人物的眉毛、胡须都清晰可见,技艺之精绝让人叹为观止。都传恭说,这幅作品一共两枚,每枚上面54个梁山好汉,光雕刻一枚桃核,就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可谓是慢工出细活。

在一枚桃核上刻了这么多人物,应该算得上是都传恭的代表作了吧?不是的。都传恭指着一边的“百万雄师过大江”说,论精细,这个还差不多。在这枚小小的桃核上,雕刻了18名解放军指战员的英雄群像,指挥员手拿望远镜,眺望大江对岸,司号员手持军号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或射击,或装弹。老梢公奋力划桨,坚定沉着。作品再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雄伟气势,布局严谨,刀法刚劲,果然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

而又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都传恭所说的精细,指的是这枚作品中的锚链。经都传恭指点,记者发现,船上的锚链全是从桃核上刻下来又套上去的,每个锚链环都细如发丝,环环相扣组成一条锚链,而绝看不出人工斧凿的痕迹,就像是自然长成的。怪不得魏学伊在看了明代艺人王叔远的核舟后感叹:“技艺灵怪矣哉!”

王叔远的核舟记者无缘欣赏,却有幸欣赏了都传恭的核舟。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自不必说,让人称奇的是,核舟上面的门、窗都是活动的,可以自由地开启。这时候,除了感叹,剩下的就是钦佩了。

二、核雕历史的传奇
说起潍坊核雕的历史,都传恭如数家珍。
潍坊核雕极富传奇色彩。

都传恭说,追溯历史,核雕艺术早在明代初期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核雕艺术品与玉器、翡翠等串在一起,作为当时人们身上的装饰佩物,有的还做扇坠、佛珠、捻珠等,而风行一时。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在皇宫里的核雕艺人也受到冷落而流散各地。有一绰号叫张大眼的桃核雕刻艺人,从京都流浪到山东诸城以卖艺为生。1880年,潍县都家村(今潍城区于河街道)的都渭南到诸城贩卖皮货,结识了张大眼。张的核雕技艺虽好,但以此维持生计却极为艰辛。在张大眼贫困潦倒的时候,都渭南慷慨解囊,使其解脱困境,张大眼十分感激都的帮助,遂把核雕技艺授于都渭南。都渭南回潍县后一心扑在核雕上,废寝忘食,他的技艺兴趣,随时都熏陶着他的儿子都兰桂。都兰桂从小随父学艺,进步很快,不到二十岁,其技艺已超过他的父亲。都兰桂的作品很具备民间艺术的特点,布局简练,朴实大方,不拘小节,概括性强。

都传恭介绍到,在都兰桂手上,核雕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他雕刻的核雕作工精细,玲珑剔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后,1923年,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上,他的作品获得超等奖。都兰桂一生研究核雕,精品核雕“百鸟朝凤”、“文王百子图”、“百寿图”等均以精细著称。1955年,都兰桂被评为国家级老艺人之一,1960年10月,都兰桂逝世。

都传恭说,爷爷都兰桂一生授徒三人,门婿于学修、义子考功卿、孙子都传恭,使核雕艺术得以延续。于学修英年早逝,考功卿和都传恭将核雕艺术继续发扬广大。

后来,考功卿授徒王绪德,师徒二人在继承前人技艺基础上广泛汲取同行业及各个工艺美术工作者的经验和优长,苦心经营,在核雕艺术上推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他师徒刻的核舟更是别有风味。其一作品船尾垂下的锚链由45个小如米粒,细如发丝的椭圆形环连接而成,每节活动自如。他们师徒二人的作品被世界各国友人收藏。

谈到自己,都传恭说自己从小就爱好书法、绘画,九岁跟祖父都兰桂学习核雕,后来在潍坊嵌银厂工作过,以后又在“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工艺美术班深造,其作品许多都为外国友人收藏,现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在考功卿、都传恭、王绪德等远近闻名的核雕大师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潍坊核雕像潍坊风筝一样誉满天下,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工艺美术珍品。目前,都传恭还在不断创新核雕工艺,发明出了红木镶嵌核雕,主要在红木小屏风、手杖、鼻烟壶等工艺品上镶嵌上核雕。如今,都传恭的核雕已经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三、民间瑰宝亟需传承
根植民间的潍坊核雕,在经历了无数的辉煌和荣耀后,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也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都兰桂、考功卿早已去世,都传恭今年也67岁了,尽管精神依然矍铄,多年来也一直雕刻不辍,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坦言,自己现在已经难以长时间工作,干长了,不说别的,眼睛就受不了。

都传恭有6个女儿,只有老五都淑敏跟着他学雕刻,别的都从事了别的行业。除女儿外,都传恭现在授徒10几人,但绝大多数有自己的工作,核雕只是个人爱好,专门搞核雕的没有。

都传恭说,潍坊核雕迫切需要有人来继承、发扬,但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很难。他说,作为一个核雕艺人,必须具备绘画基础,但光会绘画不一定会刻,还得会篆刻,懂书法,善构思,巧布局,缺乏任何一方面,都很难雕刻出出色的作品。尤其是,核雕与玉雕、象牙雕、黄杨木雕等都属于微雕的一种,大都是半浮雕,半立雕,但核雕的难度更大。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核胡的表皮有麻纹,这些麻纹不规则的生长,作者必须具备绘画基础才能随着麻纹而刻,更为头疼的是底麻纹,当你按照明纹构思好、刻好后,底纹又出现了,原先的工作就白干了。

都传恭认为,上述困难倒是好解决,难的是核雕发展的经济基础很难解决。都传恭说,现在,核雕艺人不少,但精品很少,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靠核雕谋生的艺人,大都雕刻旅游饰品和简单的把玩品,以此换点生活费,很难沉下心来精心搞创作。青年一辈中核雕技艺的杰出者几乎找不出,这令人不禁为核雕的发展现状担忧。

都传恭认为,目前潍坊核雕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面临发展困境,政府应加强保护开发力度,像对待潍坊风筝一样,尽快成立专门机构,对潍坊核雕进行整理、研究、保护、开发,尽快拯救这一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瑰宝,并促进其不断发展与创新。

小资料

都传恭简介:男,生于1941年,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核雕艺术专家,潍坊核调第三代嫡系传人,现为世界木刻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谊会员,山东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潍坊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

1982年凭作品“系列花篮”,获了个山东省民间工艺品展一等奖。2003年“十美采莲”、“古代轿车”、“十八罗汉”核雕作品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展一等奖,被授予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苏子游赤壁”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西博会”银奖,2005年“乾隆下江南”获十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发展是硬道理”获潍坊市艺术创作二等奖,2006年“赤壁赋”获山东国际文艺博览会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书画艺术金奖”,终身杰出艺术家,2006年又获“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标签:潍坊 核雕 传人 都传恭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